脂类基础油
润滑油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调和制成的,基础油分五类(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数字越大,基础油的品质越好,通常我们的所说Ⅴ类指得就是脂类基础油;
脂类基础油含有羰基氧和醇基氧等多种形态的氧原子,使得脂类基础油区别于一般矿物油,具有极性;
而三类基础油以及PAO的基础油都不含这种基因,才是脂类基础油最大的优势;
主动吸附油膜或被动粘附油膜,在部件摩擦副之间形成厚的油膜是在润滑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含有极性基因的化合物更容易吸附在摩擦界面上形成有效的韧性油膜,而与非极性合成油是通过外加添加剂实现的;非极性合成油主要依靠一定的粘稠度粘附在摩擦界面上,随着发动机停止工作,在重力作用下逐渐回流脱落,油膜变得脆弱;
脂类基础油具有极性吸附而产生的油膜,能够在发动机停机后长时间保持,为发动机提供不间断的润滑;
热安定性能
单纯从热分解温度来看,双脂类油一般在280℃左右,醇脂类超过300℃,这跟其分子结构有关,以新戊基多元醇脂化而来的全阻化酯,分解温度更高;
容易吸附且稳定的油膜
极性结构赋予脂类油特殊的润滑表现,极易吸附在界面上形成稳定的油膜,即使冷车状态也不至于完全回流,提供很好的低温保护,相比较于矿物类润滑油,酯基的极性就好比壁虎的吸盘一样吸在摩擦副界面,即使低温冷车状态下也不容易脱落;
对添加剂的感受性强
可以很好的与抗氧/抗磨等添加剂相容与协同;
使用性能
矿物类基础油:分子大小不一,增加摩擦,加大油耗;
合成类基础油:钧一的分子,有效减少摩擦,节省燃油;
脂类基础油:多脂类分子分布紧密,更好的抵抗摩擦,增强发动机性能;
文章来源:首诺润滑智库;
更多资讯:www.solutiacn.com;
敬请咨询:400-860-6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