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诺润滑油 服务热线:400-860-6632    德国首诺化学(中国)有限公司

德国首诺化学(中国)有限公司

示例图片三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首诺新闻

润滑油添加剂的竞争

2020-12-04 14:41:22 德国首诺化学(中国)有限公司 阅读

添加剂在润滑油行业的应用与发展,形成了专业化/分散化的行业特征,来源于化工行业的研发成本太高,每个细分领域内具有一定的技术壁垒,大多数的企业只能专注于某几个细分领域内的专业产品;

国际润滑油添加剂的竞争

经过20世纪90年代润滑油添加剂公司之间大规模的兼并和收购,产业逐步集中,形成了4大国际润滑油添加剂公司-Lubrizol(路博润)/Infineum(润英联)/雪佛龙奥伦耐(ChevronOronite)/雅富顿(Afton)为主的竞争格局,这4家添加剂公司均拥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有深厚的积淀,控制了全球85%左右的添加剂市场份额,以复合剂销售为主,生产的单剂一般都是自用,同时向外部单剂厂商采购其不生产的或者产能不足的单剂产品;

除了这4家之外,还有Chemtura(科聚亚,已被朗盛收购)/Basf(巴斯夫)/Vanderbilt(范德比尔特)/Rohmax(罗曼克斯)等生产单剂为主的特色润滑油添加剂,虽然受规模限制,产量较小,但在各自专业领域内均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占有一定的国际市场份额;

solutia

国内润滑油添加剂的竞争

单剂市场的竞争

主要依靠国内单剂生产企业自产和从国外添加剂公司进口;

国内生产企业曾经是大型石油公司下属企业和民营企业各占半壁江山,近几年,由于大型石油公司主管业务范围较广,下属企业在单剂生产发展上较慢,而民营企业则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国内润滑油添加剂生产的主力军;

早期国内民营单剂生产厂商繁多,竞争较为激烈,知名度和产量都相对较低,生产的添加剂主要品种为分散剂/清净剂/抗氧剂等等,虽然产品质量存在一定差距,但性价比高于国外同类产品;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民营润滑油添加剂生产厂商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国内出现了少数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且技术研发实力较强的润滑油添加剂公司,这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营企业,除了在某些细分产品上替代进口厂商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还逐步开始在部分高端产品市场上与国外单剂厂商展开竞争;

国内进口的单剂主要由4大添加剂公司以外的几家特色单剂生产厂商提供,多属于技术含量高的具有一定特色的单剂,一般是国内厂家无法生产和无法达到同等质量水平的产品,其附加值和利润相对较高,但因价格比较昂贵,因此在国内市场上所占份额比较少;

复合剂市场的竞争

来源于3个部分:国外进口,外资厂商在国内设立的合资企业生产,国内企业生产;

国内复合剂的市场份额主要被国外润滑油添加剂公司或在国内设立的合资企业所占据,尤其是高端复合剂产品

近几年,国内民营润滑油添加剂企业,从生产中低端的复合剂产品开始,在保持自身性价比优势的同时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技术水平,积极主动服务下游厂商,从而扩大了复合剂国内市场份额,并在高端复合剂市场上开始逐步有所突破;

由于复合剂配方的研发/测试,技术的不断积累/繁琐的实验程序/技术认证,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目前国内民营润滑油添加剂在复合剂生产上都面临一定的竞争劣势;

复合剂主要作用于发动机润滑油,润滑油添加剂技术的改进或升级往往需要与发动机新技术的研发相匹配,而先进的发动机的研发大都被国际大型企业所垄断,与之配套的润滑油标准更是由国外所制定,因此,导致国内润滑油添加剂的生产企业处在劣势地位;

随着2016年9月发动机润滑油中国标准开发创新联盟的设立,行业内将逐步推出符合中国发动机技术特点的润滑油标准体系和润滑油产品技术标准,此举将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外资润滑油添加剂产品的先发优势,增强国内润滑油添加剂企业的竞争力;

尤其是贸易争端的持续升温,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进口替代的重要性,在润滑油添加剂被外资占据并处于控制地位的行业,未来有着更大的发展机会;


文章来源:首诺润滑智库;

更多资讯:www.solutiacn.com

敬请咨询:400-860-6632;